租赁中心
Service Center
中国交建:2024减亏近90%2025将重点布局深海领域
日前,中国交建 董事长王彤宙 在香港召开的公司 2024年度业绩推介会上表示,中国交建2025年将重点布局“深海、深地、智能建造”三大专项,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4年,中国交建实现营业收入7719.44亿元,同比增长1.74%;归属于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233.84亿 元 。 新签合同额突破1.88万亿元,同比增长7.3%。新兴业务领域表现亮眼,新签合同额7053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46.43%。同时,该公司 研发投入强度达 3.4%,主导国际标准增至10项。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实现减亏源于中国交建2023年以来开展的“瘦身健体”行动,即对现有组织机构针对性开展机构压减专项工作。截至目前,中国交建共计压减法人机构86户,管理层级全部控制在5级以内。纳入专项治理的48户重点亏损子企业,整体减亏55亿元,降幅近90%,超额完成整体减亏60%的任务目标,有效地止住了出血点。
在产业布局方面,中国交建在2025年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主动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进战新产业“百大工程”,并取得新突破。
中国交建快速推进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耙吸挖泥船智能疏浚装备国产化建造。采用整船国内自主设计和建造模式,重点在清洁燃料动力系统、船舶绿色低碳总体优化设计、数字化建造、智能疏浚集成控制管理系统等方面创新工艺技术路线立方米舱容等级耙吸挖泥船先进建造技术垄断,推进我国疏浚重大装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
新能源方面,中国交建旗下企业开年来陆续中标一系列项目。日前,该集团旗下中交二航局中标甘肃陇南宕昌县车拉乡49.5兆瓦风电项目,中标金额约2.6亿元,计划工期306日历天。项目建设内容有采购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及附件等设备,建设风电机组地基基础、箱式变压器基础、35千伏开关站及道路工程等。
海洋能源方面,中国交建去年打造海上风电专业平台,实现新签合同额155.33亿元,获华能山东分公司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大唐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等多个新签项目,拥有多项全国领先的海上施工及运维技术。
「能见」此前报道,王彤宙董事长此前曾公开表示,中国交建2025年的发展将紧盯海上风电业务,形成高水平发展的第二增长极。
日前,中交三局成功中标我国在建单机容量最大的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成为中国交建深远海漂浮式风电领域创新发展的里程碑。中标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海域,离岸距离约75公里,水深超过50米,包含1座四立柱半潜式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基础平台建造、运输、风机吊装、海上就位安装,系泊系统采购、制作与安装,动态海缆采购与敷设等全部施工环节。
据悉,此次中标的漂浮式风电项目方案集成了中国交建近年来自主研发积累的多项海上风电新技术和新装备,充分体现了该集团在漂浮式风电领域的硬核实力,对于掌握深远海地区风能开发主动权意义重大。
在深远海领域,中国交建发展出了具备自主特色的漂浮式风电品牌。自2016年以来,该集团大力开展漂浮式风电关键技术探讨研究,针对各种漂浮式风电结构和施工各环节进行技术攻关。
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中国交建牵头成立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汇聚海上风电领域的研发力量,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勘察设计、施工、装备建造与运维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该集团已制定漂浮式风电发展的顶层设计,一体化部署和推动从研发技术、概念设计到样机研制、工程实施的漂浮式风电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中国交建已具备形成海上漂浮式风电集成设计能力,自主研发了先进实施工程技术与装备,并自主开发了海上风电智慧运维平台,具备了漂浮式风电集研发、设计、施工、运维、装备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力,这也成为未来进一步布局深海的基石。